2018年,美国教育界最关注的20个趋势是什么?“成长型思维”排在第一!
如何看懂未来的教育?如何把握教育的趋势?这是一个令人困惑,许多人都在追问的问题。
在时代遽变的今天,教育变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然而,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这一切又变得那么简单。
大数据就是答案,人们用自己的行为清楚地告诉自己想要什么,未来将是如何?今天的脚印分明就是明天的路径。
什么是美国教育的热点和趋势?
美国的很多数字化公司热衷于倚重数据和媒介互动预测未来,如脸书、谷歌新闻、苹果新闻。教学思想(Teach Thought)是美国一个致力于K-20教育创新的研究机构,通过思想引导,资源策划,课程开发,播客出版以及学校面对面的专业发展来增加教学质量,培养教师的新式教学方法和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前不久,该教育组织发发了《2018年美国教育趋势》报告,揭示如今美国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20个教育发展趋势。
这份报告告诉了人们如今美国人最关心的教育话题和最热门的教育趋势,研究者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教育大数据,提炼教育热点和趋势。
这二十个教育内容入选的标准一是“必须是热门的,受到广泛关注的”。二是基于“教学思想(Teach Thought)”是教育创新研究机构,所以入选的内容涉及到某种形式创新或者教育的发展趋势。
那究竟哪些是最受关注的教育方式,究竟什么是美国教育所关心的趋势?报告从海量的信息和数据中,按照满分是10分的分值从高到底排序,排出了20项内容:
1. 成长型思维(10分)
2. 创客学习(9.7分)
3.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及其应用目标分类法(9.7分)
4. 信息素养(9.4分)
5. 个性化学习(9.0分)
6. 项目化学习(8.8分)
7. 为了学习的团队学习(8.6分)
8. 混合式学习(8.5分)
9. 天才时光(8.2分)
10. 同理心(8.0分)
11. 教育技术支撑学生学习的适度性(7.8)
12. 社会情感教育(7.5)
13. 创新型学校办学模式(7.2)
14. 机器人/编程(6.9)
15. 多元评价(6.8)
16. 基于脑科学的学习(6.5)
17. 游戏化教学(6.3)
18. 自适应学习算法(6.1)
19. 移动学习(5.8)
研究者在报告中还提到,从哲学层面来谈论最受关注的教育趋势会引起歧义,也许人们会误认为“最受关注”就是“最为有效”或“最好”的教育实践。报告提醒人们这些只是如今最关注而已,并不是最创新、最令人激动,或者最有效,给予些许启示而已。
它们为什么能上榜?
20项教育的内容,显而易见,没有一项是学科知识、考试内容,或教学课件,也没有美国国内宏观的教育改革政策,而是超越传统学习方法或形态。
01
为什么STEAM不上榜单
令人惊讶的是,人们一直很关注的STEAM教育竟然没有罗列在内,与其相关的创客教学、机器人和编程学习名列其中。
或许STEAM教育本身存在跨学科知识糅合的复杂性,学科跨界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于学校课程设置、教师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而导致了教育工作者真正关注并不多,在课堂中实践较少。相对来说,创客教学,或者机器人和编程教学更加具象,容易操作,课程的归属感会更强。
有时,教育会在理念和实践中存在“鸿沟”,正如理想和现实总会存在差异,尽管STEAM教育的理念确实令人心潮蓬拜,激动不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确实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其内在的要求与现实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存在着泛化的现象。正如今天国内很多据说是STEM教育,事实上只是劳技学科或者小发明小创造的翻版而已,只不过是应景,迎合当今的热点,包装而来的。
02
PBL上榜了
如今非常受热捧的项目化学习,也就是PBL 上榜了,是第六名,这可以算是STEM教育的一种具象表现吧。如今以种种跨学科课程或学习基本上都是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来组织的,STEM教育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03
第一名成长型思维
排在第一名的是成长型思维,还有其他入选的如基于脑科学的学习、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等,都是属于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
美国的教育极其重视学习科学的研究,科学家和教育者研究大脑是如何学习的?研究思维是如何发展的?认知是如何发生的?会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神经学和行为学等等多种学科。所以,在美国人眼里,教育绝对是一门科学,观察、分析、跟踪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行为方式,然后建构理论,建立模型,再建范式,供教师们教学使用。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概念就是很典型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此理论的提出者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教授,他发现思维模式对我们想要什么以及能否成功达到目标至关重要。与固定型思维不同的是,成长型思维决有助于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还将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智商。
因此,美国几乎每个学校都用各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这一思想,大多数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在最显眼的地方张贴着这样关于成长型思维的海报,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04
幸福和成功的能力:社会情感、同理心
与成长型思维相似的还有社会情感教育,同样属于非认知领域范畴,被认为是影响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社会情感能力主要是责任感、自信、批评性思维、动机、持久力和创造力、自我效能、自我控制等。
很多研究证明,人的成功或幸福,越来越受制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是面向21世纪的核心能力。据说经合组织(OECD)即将推出新的素养测试项目,即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评估项目。
第10个同理心也同样如此。是一种移情能力,把自我暂时放下,投入到对方的世界中去,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成长型思维、社会情感、同理心,这三者内容显示着相同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不仅仅依赖于人的智商或者认知水平,而是思维和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非智力因素。在今天的语境下,就是所谓的核心能力,能够在面对充满不确定和复杂性的未来,能够坦然地面对挑战。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幸福能力培养永远是教育的关键。他们相信人的幸福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05
不容忽视的“个性化教育”
在二十个上榜的内容里,还有个主题不容忽视,那就是个性化教学。如何因材施教,满足不同个体和学生的需要一直是世界教育的难题,也是美国教育者关注的内容。
还有天才时光、多元评价、自适应学习法等等,这些是个性化教学的更为具体的实践。在国内很少听说到自适应学习法,其实这是是指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匹配学生学习程度的学习资源抑或稍微有些难度和挑战的资源,以促进学生学习。总之算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技术,也使得各个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学习轨迹和进度。
06
美国对“技术+教育”的态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教育早已经与科技融合为一体。尽管乔布斯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多次感叹:“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不难从大数据看出,美国的教育者对于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很感兴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和游戏化学习都“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模式,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机器学习、穿戴计算纷纷取得突破,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更是给教育的信息化和个性化搭乘上快速飞驰的列车。
当然从报告中,我们也依稀看到美国人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的谨慎、理性和冷静。
“教育技术支撑学生学习的适度性”排名在11说明了这样的问题,教育无法抗拒信息时代的到来,但是学生绝不能成为信息技术的工具或奴隶。适度性是信息化时代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07
经典还是经典
虽说是教育创新和发展趋势的报告,然而列在前二十名的却有历史非常悠久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可谓是“老树开新花”,生机勃勃。为什么?
说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尤其是2001年修订版中将人的认知方式从名词形式调整为现在的动名词形式,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将“创造”作为学习的最高层次目标,更加体现今天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关注的育人方向。
在某种程度上,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可谓是如今诸多教育方法和技术的鼻祖,或者说是起势理论,所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为列其中也毫不奇怪。
我们能够从中获取什么启示?
智能化的时代,我们常常在讨论科技如何解放人类,智能如何服务人类,然而人最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是人性,正如这些大数据中所显示的社会情感能力和对于失败或成功地积极思维。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对于自我和世界的感知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我们要拥抱时代,拥抱科技,然而断不能被科技所奴役,忽视对于人的精神和灵魂的追求。
其实,个性化的教学也是对于“人之所以是人”这一教育理念的肯定和尊崇。人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无法统一定制,也无法大规模的生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和认知空间。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顺应每一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是个性化教育的必须,也是在科技日益发达,知识复制极其容易、学习工具迭代迅速的今天,我们所依然必须珍惜的。
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支撑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发展技术,是为了支持人的个性化学习,尤其是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的挖掘,从而更好地服务个性化发展。
为学生造就多样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方式,而不是学习内容更多。这是教育创新的基础。
而且,今天的学习是未来生活的预演。学生学习的内容关注是生活本身,运用知识在真实的场景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知识单一的纬度。整个学习过程是在问题驱动中发生,强调的是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融入社会责任、交流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的培养,超越知识的传递,走向未来生活和未来公民的塑造。
看清当下,启迪未来,或许这是这份报告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作者系上海市三林中学东校党支部书记)
(此文感谢任虹宇的贡献)
编辑:朱清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